作者:杨遇春 张强劲

张海秋(1891~1972),名福延,字海秋,常以字行。白族,云南省剑川县人。幼时家境清寒,体弱多病,十一岁始入私塾,受业于李咏韩、曹执钧、赵式铭。清末考入丽江府中学堂,开始接受新学,1911年继入大理省立第二模范中学,均以优异成绩毕业。1913年春,考取云南留日预备班,同年冬,公费留学,入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林科学习,1918年毕业。回国后受聘于江苏省立第一农业学校,任林科教员。1922年春北上,任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教授。1924年,任江西农业专门学校林科主任。1929年至南京,任中央大学农学院森林系教授、系主任。先后讲授“森林经理学”“森林计算学(测树学)”“造林学”“森林利用学”“林产制造学”等课程。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中央大学内迁重庆。1939年秋,应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约请,任云南大学森林系主任,1943年春,任农学院院长并先后兼任总务长、训导长、教务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云南大学校务执行委员会委员、农学院院长,并讲授“森林经理学”“测树学”等课程。1962年9月退休。

张海秋1918年加入中华农学会和中华林学会。1929年兼任中华农学会常驻编辑员。1930年4月,日本农学会在东京举行特别扩大会,中华农学会和中华林学会应邀派代表参加。张海秋作为中华林学会代表之一,在林学会分组会 上作了以“中国森林历史”为题的演讲。这是中华林学会首次参与的国际学术活动。1941年,他当选为中华林学会监事。1956年,中国林学会昆明分会成立,当选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1960年,任中国林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1950年4月,被选为昆明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

张海秋毕生从事农林教育。本世纪初叶,正值我国林业教育由中等教育发展为高等教育的初创时期,国内缺乏有关林业的资料和林学的教材,他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中,殚精竭虑,编写了一些教材。他编述的《森林数学》一书,于1920年由中华农学会出版发行,此书详细介绍了德国关于测树学的知识,以及计算林价、经管林业收益的方法。在森林经理学方面,他把德、日等国关于森林生长、收获、伐期龄和法正林等方面的有关学说和森林测量、调查、区划森林施业案编制、检定等技术引入中国,并从浩繁的古籍中,发掘中国古代已经阐明的某些森林经理的原理,又运用西方的科学方法研究中国的森林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如在江西庐山调查马尾松的生长情况,研究材积连年生长与平均生长的差异,使西方近代科学理论技术与中国传统林业学说,以及中国森林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他还是我国较早开设“林产制造学”的教师之一,他讲述了西方国家林产制造的理论与技术,又有中国古籍中的有关资料以及民间的生产技术,包括多种森林副产物。他在南北各地任教期间,常带领学生实习,并进行实地考察,对我国主要树种的发芽率、育苗法,造林法、林木材积测定、生长量以及森林经营都进行研究。他根据中国历史文献资料编著的《中国森林史略》是我国森林史方面较早的一部专著。张海秋和我国老辈林学家陈嵘、梁希、李寅恭等人一道引进西方森林科学技术,发掘我国传统林业,为中国近代林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做了一些开创性的工作,培养了一批专门人才。

(20世纪50年代张海秋与云南大学森林系教师合影)

1939年夏,张海秋应聘云南大学,筹备创办森林系,1943年春,农学院院长汤惠荪离昆,张海秋主持院务,任院长。其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日军飞机多次轰炸昆明,空袭频繁,农学院疏散于呈贡县碓臼村,1940年秋,学生迁往呈贡新址上课。当时西南人才荟萃,张海秋先后延聘了一批著名的学者教授任教,他们当中不少人是我国老一辈著名的农学家、林学家和生物学家,如郑万钧、秦仁昌、陈植、蒋惠荪、汪子瑞、吴中伦、金善宝、冯泽芳、汤佩松等人,他们在农业教育,学术研究等方面都作出了贡献。
张海秋办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务实精神,以期学以致用。农学院建有呈贡农场,在本校附近五福寺,迁坟开荒建立实验农场,作物实验场和弥勒木棉场;森林系和蚕桑专修科在呈贡农场和昆明实验农场辟有实验用地,在厂口建立有林场和蚕桑场,进行一些试验研究项目。按照教学计划,森林系学生除在校内基地进行实习外,还有教师指导,组织学生先后在昆明西山,呈贡跑马山,禄丰村林场,安宁草铺,滇西姚安、大姚、宾川、大理等地进行分科或综合的野外实习、调查,以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
为使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相联系,农学院与资源委员会合作建立酒精原料农场,为个旧锡业公司进行矿山造林规划设计与航空研究所调查航空用材,拟以国内产品代替进口木材。1946年云南省建设厅所属农事机构改组,成立云南农业改进所,张海秋任总顾问,农学院有关学科的教授兼任各系主任。蚕桑专修科与省蚕桑改进所、蚕业推广委员会、蚕业新村公司也有密切联系,与生产建设部门合作,在人才、经费、设备、实习、实验多方面的结合,取得了成效。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区经济崩溃、物资匮乏、办学经费拮据的情况下,张海秋参与云南大学森林系的创办和农学院的扩充,初具规模,为云南边疆地区高等农林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云南大学聘请张海秋为农学院院长、森林系教授聘书)

1949年8月,熊庆来校长赴法国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后校长职务由张海秋代理。9月上旬,昆明局势突变,国民党实行所谓“整肃”。13日上午,省主席卢汉打来电话,找学校负责人。因张海秋去省政府探听局势动向,未在校,卢汉令教务长王士魁到他那里。卢汉告诉王士魁,“即刻通知凡云大学校内有共产党嫌疑的人务必于本日午后五时前一律离开云大”。王士魁返校后,把此事告知张海秋并立即贴出通知。当晚,武装军警即开进学校。而学校中的中共党员、民青成员和进步师生早已离开学校,免遭逮捕之难。

张海秋平生治学严谨,持论平实,好学深思,常以剑川堂屋楹联“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为训。好读书,藏书丰富,举凡中外林学专著,我国文化典籍,均广泛收藏。他对我国传统的文字、音韵、等韵之学有很高造诣,在现代汉语研究方面也有不少精到的见解。20年代中期,曾提出白语为汉语之一支的观点。60年代初,他在论中国语文一文的手稿中,对中国语文的优越性,详征博引,作了专题论述,明确指出:“中国语文有成为世界交际通用语言的可能性。”“因其构造已科学化,易于演绎归纳,能以简驭繁,便于应用,其声其形,各有意义,非以毫无意义之字母联级成复音文字所可比拟。”晚年,在学术上仍孜孜以求,潜心研究白语,有关白语方面的著作有《就剑川方言初步推断民家语的系属》(与秦风翔合著),收入方国瑜著《云南民族史》第五章,《剑属语音在吾国语音学上之地位》(《南强》第1卷第4、5期合刊,1937年出版)和《答江绍原君〔读云南剑属语音〕并解释易林随之否》(《南强》第7期1937年出版)。方国瑜在其所著《云南史料目录概说》(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一书中称:张海秋“辄谈白语音韵,与汉语作比较,涉论等韵之学,条理井然,以语音对应规律解说词汇,穷源竟委,颇得要领,非单文孤证可比,令人心服。”该书还高度评价说:“盖瑜所知精通白族语言体系而善于说解,无如张先生者。”又曾发愿为张海秋整理遗作传世,终未如愿。

海秋生于清末民初社会动荡、政治风云剧变的年代,作为一个生长在祖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白族青年,自幼目睹社会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帝国主义长期觊觎我西南边陲的现实,常以“生当国家临危,人民涂炭之今日,就应当启发民智,力图富强”激励自己,以立志献身教育事业,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准,培养人才,改变国家贫弱面貌为自己任。在近半个世纪的从教生涯中,他经历了新旧两种社会,门墙桃李,遍及各地,其中不少是著名的学者、专家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骨干力量,实现了他献身教育事业的宿愿。

张海秋处事不苟,待人诚恳宽厚,淡泊名利,清廉自守,常以布衣蔬食自许。主张勤俭治家,使子弟得知稼穑之艰难,以杜绝安逸游惰之风。他常以古人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自勉。又尝说“‘众生不成佛,我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释迦博大胸怀,有以鉴我。”他急公好义,解人危困,热心公益,不计个人得失。少年时代的苦学磨砺,养成了他日后对一些好学上进的贫苦学生关怀照顾,爱才怜弱的德行,常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和物质上的慷慨帮助。

由于张海秋在林学和林业教育方面有突出的贡献,《中国名人图鉴》《中国近代林业史》《中国林业科学技术史》中均列有他的词条和有关他的一些论述,其中称他为中国林学界的老前辈、云南高等林业教育的创始人。

附注:
一、主要著述
1.《中华农学会报》(1918~1936年)有关林学部分目录(P465):《德意志在青岛之森林经营》刊于:第二卷第五期1~12页;第二卷第六期1~16页:第二卷第八期79~90页;第三卷第二期62-70页;第三卷第四期30-40页。《中国出产与输出漆汁漆油》刊于:第二期18-21页。《防御苗圃早害之设施》刊于:第二卷第九期100~104页。《提议各省设立林业实验场案》刊于:第35期48~54页。《中国森林史略》刊于:第77期1~21页和《南强》第1卷第2、6两期。
2.《重要树种造林法》刊于:1931年《中央大学农学院旬刊》
3.《糖碱类性质及造林法》刊于:1936年4月修订的《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概况》中77号刊物。《重要树种造林法》刊于:1936年4月修订的《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概况》中79号刊物。《泡桐造林计划》《绥远森林调查记》《南京要塞造林之设计》《幕府、乌龙二林场经营计划》均刊于:1939年4月印行的《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事业概要》。
4.《森林数学》于1920年由中华农学会出版发行。
二、资源来源
1.云南旅京同乡会史话张延福,《南强》第一卷创刊号,1936年10月
2.中国森林史略,《南强》第一卷第二期,1936年11月
3.剑属语音与吾国语音学上之地位,《南强》第四、五期合刊,1937年
4.江绍原君“读云南剑属语音”,《南强》第七期1937年5月 

(本文经发布者同意,文字内容引用自云南大学校史网,图片由张海秋家属及档案馆提供)
(来源:图书馆(档案馆、校史馆)/初审:白蕊/复审:苏文杰/终审:张武先、谢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