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惠荪(1900—1966),原名汤锡福,字惠荪,上海市崇明县人。汤惠荪先生一生从事农业教育和农业经济研究,致力于地政学研究及土地改革理论,是我国著名农学家、农业经济学家、农业教育家、地政学家。 汤惠荪四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七岁入私塾,后转入崇明西乡小学,十三岁小学毕业。因家族世代务农,对农业很有兴趣,随即考入江苏省立第一农业学校,1916年毕业留校任教。1917年考入日本鹿儿岛高等农林学校普通作物系,1921年毕业,受聘浙江省立农业试验场,担任种艺科科长,不久回母校江苏第一农业学校任教并任农场主任,又在芜湖兼任安徽省立农业学校农科主任,两校教学均以稻作为主。汤惠荪搜集国内数百种稻种,推行稻作育种,成为国内最早推行稻作育种的农科员。 1923年,汤惠荪任教山东省立农业学校。1926年,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兼农场主任。1927年,任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兼推广部主任。1929年,受聘为河南、陕西、甘肃三省农务处处长。1930年奉浙江大学农学院派遣赴欧洲考察农业,并入德国柏林农业大学,师从艾力贝教授研究农业经济学。1932年,汤惠荪回国执教浙江农学院。 1933年夏,汤惠荪出任农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技正,兼任农业科主任,他采用“记帐”方法研究历年中国农业经济。翌年,汤惠荪任中央政治学校地政学院教授兼研究室主任,从此开始土地经济的研究,并发起成立中国土地问题讨论会,次年改为中国地政学会。地政学是研究中国土地问题的学科,也是研究土地与政治、经济历史内在关联的学科,从此汤惠荪成为中国研究地政学的权威人士。 1934年夏,国民政府国防设计委员会派汤惠荪赴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考察。翌年冬,中央政治学校地政学院及中央农业实验所又派汤惠荪赴四川、贵州、云南三省调查农业及地政状况,藉以了解西北与西南各省的异同,进而研究农业发展方针。 (任国立云南大学农学院院长时留影) 1938年初,汤惠荪在云南主持建水县羊街坝垦区垦殖事宜,并应聘为云南大学农学院首任院长,在农学院主讲地政学,兼顾垦区与学校工作达5年之久。汤惠荪之后,林学家张福延于1943年接任院长职务。到20世纪40年代后期,云南大学农学院已发展成为西南地区培养高级农林技术人才的著名基地。1953年3 月,由于全国高校院系的大幅调整,云南大学农学院的园艺、蚕桑两系并入重庆西南农学院。1958年8月,农学院从云南大学分离并独立建院,后发展成现在的云南农业大学和西南林业大学。 1943年,汤惠荪出任中国地政研究所副所长、国防最高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委员和中央政治学校地政系主任,他以专家身份参与研究政府各项土地改革措施,并修订土地法令,为抗战大后方制定和推行《土地改革方案》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5年抗战胜利,汤惠荪任行政院地政署副署长。1947年地政部成立,汤惠荪任地政部政务次长,规划制定并实施战后土地减租和扶植自耕农政策,并赴华北各省推行。1948年,汤惠荪任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土地组组长,奔赴四川、福建、两广等省区协助地方政府推行减租,实施土地改革。他在西南地区推行“二五”减租,在福建龙岩县实施扶植自耕政策,都很有成效。 1949年,汤惠荪到台湾,“行政院”聘他为设计委员会委员,协助“台湾省政府”推行土地改革。改革中,通过“三七五”减租、公地放领、推行“耕者有其田”等举措,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需求,缩小了贫富差距,推动了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立了农地重划示范区,为台湾实施土地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4年10月,有着土地改革丰富经验的汤惠荪编著出版了《台湾的土地改革》一书,为众多国家重视。1959年汤惠荪在农复会土地组退休,任农复会农民组织组组长;辅导成立台湾省农会系统,积极协助扩展农会、水利会及渔会等农民团体,为增加农民福利而奔走。同年,汤惠荪与崇明同乡在台南市创办私立瀛海中学,被推选为首任董事长。1963年,汤惠荪出任台湾省立中兴大学校长。 (任台湾省立中兴大学时题写的校训) 1966年11月20日,汤惠荪在视察中兴大学能高山实验林场造林时,突然昏厥逝世。1967年5月12日,台湾对汤惠荪明令褒扬,将中兴大学礼堂改为“惠荪堂”,将中兴大学的实验林场命名为“惠荪林场”。如今台南市私立瀛海中学建有“惠荪科学纪念馆”,馆内除了介绍汤惠荪一生事迹外,还收藏有他的《耕地“三七五”减租方案》《台湾土地改革》等书籍。 (惠荪林场) 汤惠荪先生的一生,贡献教育,贡献农村,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了全部热和光,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效法的。 (图文内容引用并编辑自网络及《汤惠荪先生纪念集》) (来源:图书馆(档案馆、校史馆)/初审:白蕊/复审:苏文杰/终审:张武先、谢涌)